飘过新加坡的日子-鸟语的七嘴八舌
Contents
新加坡不是香港,华人只占7成多,而印度与马来人各占1成。李家没有因为自己的华人血统将新加坡打造成超级大的China Town。而要治理国家必须有通行的语言,没办法,被英国人殖民呢,英语就吭哧吭哧的走上了历史舞台。与之相反,香港同样被英国殖民,但99%中华血统让粤语成为强势大染缸,文化也得以一脉相承的延续。
Uncle Bei,60岁上下,天天没事在楼下的社区过小日子,他是土生土长的华人,但很遗憾,却不识中文,说也不会说。每每和我提起就说那个飘摇的时代没有机会学到中文,生活在印度马来人社区,各种方言的夹杂练就地地道道东南亚特色的Singlish。你如果没试过印式口音的婉转悠扬,马来方言的lalala,你不会感受到这种本地文化与外来殖民语言的交互融合。新加坡就是这样的一个夹缝中生存下来的小国,更是全球化,国际化的完全代表。君不见,新加坡华人的本地社团成百上千,吃饭归吃饭,Business还是Business。
美丽的是,制度代替了国家原始宗族的概念,在种族面前人人平等,比那个马来XX的宗教歧视有先见之明多了。再加上新加坡成功的HDB租屋政策,同一屋檐下,各色族群和睦相处,无论来自哪里,他们是地地道道的Singaporean。嗯,在我看来,新加坡一直以美国的那种以价值观建国理念作为标榜。可惜的是,对于华人这个千年历史的民族,对于天下大同,人人平等的追求不是一两代人可以轻易实现的。
新式英语的口音是有背景,如果因此去嘲笑他们就是你的无知了。而因为这种方言的夹杂,普遍感觉他们英语都说的很快,咬音咬得很准,结果就是把单词的重音一股脑儿呼哧一下就溜出来了。这个,得慢慢适应,以前我听英语都感觉是一个调儿,慢慢的才发现英式与美式确实不一样,法国人与德国人说的也不一样;再后来来到东南亚,泰国人的,印度人的,马来人的你总能分辨出其中的道道,而其实咱天朝的口音又能和谁一样呢?语言是沟通的载体,能够听,能够说就足够美丽了。对于英语这种表音文字文字,我很难判断它是否也是文化的载体。而默念的中文绝对是这样的,一看到“白日依山尽,黄河入海流”,那种山水气势扑的一下就迎面而来了。在这边呆久了,也时不时被Singlish同化掉了,这又有什么关系;见人说人话,见鬼说鬼话,面对我的澳洲老板,也会字正圆腔的捞出那种调调来。嗯嗯,语言是工具,语言是工具……
至于英文中夹杂着中文这种现象,这在新加坡是常态,原因有三:
华人的中文普遍很烂,日常的沟通语言主要是英文,有些中文有时候会突然大脑短路不知如何表达,这时英语就会习惯性的蹦出来。遇到小A,在公司工作1年半,她居然结结巴巴的说:一年又半(one year and half),彼此都笑起来。
大家比较懒,好吧,新加坡使用还是简体汉字,就是简体汉字都懒的要死。反正是说话,说话又快,能省则省,绝不拖泥带水。
传说中的比较Diao,因为新近中国移民较多,天朝的普遍英语水平不足,这就成为某些本地华人意识中的等级优势。是的,土生土长的英文教育,撇开口音不说,不是任何一个靠七八年应试教育就可以赶上的。我也见过这样的Diao人,解决的办法就是迎头痛击,绝不退缩。我从来不会主动和华人同事说中文,是的,我的英语很烂,但越是烂,越要说到底。要想获得别人对等的目光,首先请勇敢的挺起自己的胸膛……当然这样的Diao人是绝对的少数。